V-05得救后的第一步——除酵

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


诗歌:244

读经:

林前五7 你们要把旧酵除净,好使你们成为新团,正如你们是无酵的一样,因为我们的逾越节基督,已经被杀献祭了。

林前六9~11 你们岂不知,不义的不能承受神的国吗?不要受迷惑,无论是淫乱的、拜偶像的、奸淫的、作孌童的、同性恋的、偷窃的、贪婪的、醉酒的、辱骂的、勒索的,都不能承受神的国。你们中间有人从前也是这样,但在主耶稣基督的名里,并在我们神的灵里,你们已经洗净了自己,已经圣别了,已经称义了。

让神作洗净的工作

一个得救,要走主道路的人,头一步要注意的,就是先让自己干干净净、清清洁洁。好比一个杯子掉在垃圾桶里,捡起来以后,我们能不能马上用它?当然不能,要用还得先洗洗干净,消毒消毒,然后再用。在没有洗干净之先,是绝不能用的。若是这只杯子不肯让人洗,那么它的功用就到此为止,什么也不能作了。同样,假设我们是这只玻璃杯,若我们不肯让主把我们洗干净,主也是丝毫帮不了我们的忙。我们若要主能够在我们身上工作,我们就得先让祂洗干净。

过逾越节并过除酵节

旧约的以色列人,预表我们这班蒙恩得救的人。他们过逾越节,预表我们的蒙恩得救。他们杀了羊羔,把血抹在门楣、门框上,就得救了,预表我们今天乃是因着接受主,将祂的血抹在我们身上,神的审判,神的忿怒,就从我们身上越过去,我们就蒙恩得救了。以色列人出埃及,头一件事是过逾越节,接着马上再过一个节,叫作除酵节,这两个节之间没有距离。逾越节和除酵节,可以说是接续在一起的。以色列人过逾越节,是在正月十四日晚上。从那天晚上起,他们一过逾越节,立刻就过除酵节。逾越节的开始,也可以说是除酵节的开始。所以,我们一蒙恩过逾越节,立刻就该过除酵节。林前五章告诉我们:“你们既是无酵的面,应当把旧酵除净,好使你们成为新团。”(7上)。这意思是,我们一得救,就该把旧酵除净。什么是除酵?酵在圣经里是指着腐败说的。一团面所以能发起来,是因里面有酵;酵里有腐化的因素,能在几个钟头后,使全团面都发酵。所以酵在面中,乃是指着腐化说的。

除酵的事例

我们蒙恩得救的人,都该好好走这路。少年人没有得救以前,都喜欢看言情小说,得救后,这些东西都该扔掉或烧掉,绝不可以送同学。若是送给同学,那不是恩待他,而是害了他。一九四四年,我到威海卫传福音,与会的人多半是在海关作事的。那些海关太太们,差不多都得救了,但她们家里不是麻将,就是牌九。她们得救后,里面感觉非常不平安,就来问我,说,“我们有非常好的麻将,每副都相当值钱,现在怎么办?”我说,“你们为什么来问我?”她们说,“我们感觉有问题。”感觉有问题了,为什么还要问呢?东西发臭你都闻到了,为什么还问该不该吃呢?既闻到了麻将的臭味,该打不该打就无须问人了。她们说,“那么我们把麻将送给人吧。”把麻将送人,比作了土匪还严重。作土匪抢人一点钱,不过害人一下子;把麻将送人,败坏人一生,能害人两辈子、三辈子。至终,她们回去一个传一个,把麻将统统找了出来。我说,“你们烧出一个见证来吧。”她们就把麻将拿来,堆成一堆;屋子里讲道,院子里烧麻将、牌九,还有骰子。这就叫作除酵。

多年前,在河南开封,有位姊妹家里有一个耶稣像,她天天在耶稣像前跪拜,吃饭时,也把饭拿到像前去拜。后来她被鬼附。有位元姊妹认识她,就写信问我说,“耶稣的像不可拜吗?怎么这位姊妹拜耶稣的像,还被鬼附呢?”我覆信说,耶稣的像也不可拜;我们要用灵拜祂。约翰福音给我们看见,我们用灵和真拜祂,祂就悦纳我们。什么像都不可拜,连耶稣的像也不可拜;因为像的背后有魔鬼,连耶稣的像背后也有魔鬼。

作主手中干净的材料

我们需要多祷告,回到神面前,让神光照,给我们看见,在我们家里,在我们身上,甚至在我们四围,还有没有什么不讨神喜悦的事?比方,有的人得救前很受婆婆的气,所以不喜欢她;得救后,这个不喜欢就得除去。婆婆不喜欢媳妇,那个不喜欢也得除掉。总之,无论是对家人,对朋友,或对同事,我们若有什么不喜欢、过不去的,在得救后,都当好好去认罪、对付。这样,就算我们不传福音,人也会因我们的行为而得救。

有一位作婆婆的,信了耶稣,想起以前压迫媳妇的事,心里很感不安,想向她传福音又不敢,因此来见我。我说,“你压迫媳妇,她还能听你吗?你必须向她认罪。”她回答说,“我是婆婆,怎能向媳妇认罪?”我问她要主,还是要面子?要媳妇得救,还是要媳妇下地狱?她说,“我从前压她,我向她认罪,以后她来压我,怎么办?”我告诉她,应当相信主会在这事上施恩。几天之后,她又来了,告诉我说,“我向媳妇认罪,媳妇哭了,我也哭了,两个人就跪下祷告;她得救了。”你看见吗?福音不必传,人就得救了。人可以马虎,我们的神却不马虎。诸如此类的事,我们都不该随便,不该讲理由,反该好好除酵。这样,到有一天,我们里外就都是干干净净、清清洁洁的,我们家里的一切也都是干净的。一个干净的人,在主手中定规是个干净的材料(清心的人,二一至二三、二五至二六、二八至三○页)。

参读:清心的人,第三篇。